北京国家会计学院-管理会计师CNMA招生网站-风险管理

利益决定思维,思维决定行动。短期主义者,试图摆脱法律法规的框架,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,采用各种手段“摆平”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。长期主义者,在法律法规框架内,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,采用”躺平“的方式(反正我企业没有问题,你爱怎么查就怎么查)面对税务风险。

新形势下,在税务监控体系日趋完善,短期主义者的税务违规行为将被暴露出来,同时长期利益者也必须建立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。

只有树立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,才能纠正过往涉税行为,改变传统的涉税做法。其底层逻辑就是把业务端和涉税前段的基础信息和资料规范好,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涉税风险管理及应对,以及后续的税务筹划

要知道所有的税务筹划的前提是税务基础信息规范,而涉税信息规范的前提就是有了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。如果很多企业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个底层逻辑,一切的筹划都将是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,说的更直白一点,很多企业税务基础信息规范程度之低,还谈不到提税务筹划的时候。因此本文就对税务风险预防思维进行简单阐述。

在前面的税务风险相关文章中,我提出企业需要建立税务风险管控体系。但是我也知道,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企业税务风险管控,就是面对税局金税系统出现的异常点如何做出应对。其本质就是被动应对税局的疑点,进行时候的解释或“掩饰”。

为什么中小企业(其实不仅仅是中小企业,不少年营收几十亿或者百亿的公司也没有专设税务岗)普遍对于税务风险以“被动应对式”或“灭火式”。之所以如此,是多少企业对税务风险思维的认知有问题。

所谓思维决定行为,在“应对式税务思维”下,企业在处理税务风险问题时会出现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,而导致应发其他的违法违规问题。

有这么一个真实案例:上海**机电有限公司,是一家民营企业,注册上海闵行区,自2002年成立以来,一直采用虚增成本费用、销售不开票等手段偷逃税收。由于其法人在当地税务、检察院等人脉关系众多,历年来从未被税务检查过,连常规的每年税务检查都未有过一次,税务机关从未踏进过该公司一次。后因公司股东之间产生纠纷,其中一股东扬言要实名举报该公司偷税金额300余万,该公司法人随即采用非法手段隐匿账册,并报假案:2009年之前将所有账册存放其乡下家中,随即发生窃案,报案说:不但财物被盗,账册也均被盗窃。报案后当地派出所出具了被盗证明。然后该法人另行注册了一家新公司,之后业务均在新公司发生。

在以上案例中,之所以采用如此简单粗暴的办法,背后就是“应对式税务思维”在作怪。早些年税务筹划界类似的还有“水攻”、“火攻”等违法筹划,且不少税务筹划书籍,也明目张胆的对此进行宣传。这些统统都是在税务风险应对思维方面出现了问题。当下财税培训市场开始宣传金税四期有关税务风险应对,个人认为各种技法是其次的,最终的要改变传统的税务风险思维。

风险思维的认知,不仅仅是企业重视税务问题(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你说其不重视税务问题,但是一提税务筹划,其非常有兴致),而是从“应对式税务思维”,转换为“预防式税务思维”。

为什么要建立“预防式税务思维”?在具体阐述这个问题之前,我先将前不久某企业遇到的税务风险疑点来说明。

A制造业企业是B集团的子公司(A和B不在同一省),A公司生产的产品50%外销至B集团,某日接到税务局金税系统疑点。具体疑点有:1、每月大部分开票时间为25-27日,其他日期未开票;2、发票主要开具至外省B集团;3、触发虚开发票税务风险疑点;4、数电票每月开票额度不一(几千、几万、几十万)。

税局要该企业面对以上疑点给出合理解释并形成书面情况说明。该企业财务负责人给我看的税务风险疑点初稿,通篇都是:“我们都是合法合规开展业务的,我们没有进行违规操作,我们自己每个月都保持测算了税负率,保证每个月都交在一定量的增值税,我们肯定没有问题”。

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讨论,某些企业不知道从哪个“路边社”搞来所谓的税负率,然后每个月都按照这个指标交一定量的增值税。其背后的思维就是,以应对式思维来指导税务操作,再深层次探究原因,就是某些企业本身税务不规范,于是为了规避税务风险采用每月交一定量税,然后认为税局就不会引起税局注意和检查,就如同以上人为筹划丢失账册一样,用一种违法行为掩盖另外一种违法行为。

A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解释,还说明了多数企业在面对税务风险疑点时,还处在传统的“应对式税务风险思维”,没有建立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对A企业来说,我合法合规经营,只有一套帐,就不存在税务风险,所以没必要建立什么税务风险防控体系。

但是为何金税系统还会对A企业提出以上税务风险疑点呢?因为新形势下的税务风险管控较之以前更加细化。A企业以上税务疑点主要是发票有关的问题,从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,我们必须要知道税局是怎么监管发票的呢?

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反洗票系统需求文档项目合同,来分析税局如何通过发票监管发票。反洗票系统需求文档项目合同其系统包含的功能如下内容(篇幅所限,简单摘录几点):

1.纳税人基本情况的查询分析

对纳税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分析,包括纳税人登记信息、重要人员变更情况、经营范围、信用等级、受处罚情况等信息,作为纳税人“洗票”风险评估的参考依据。

2.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情况查询分析

分析纳税人近2年内每期增值税申报数据情况,线性展示纳税人的申报进项与销项的幅度变化情况,便于分析纳税人近期的生产经营情况,开票项目分类情况,以及各类开票项目占比情况,判断纳税人经营情况是否稳定,开票量是否异常。

3.纳税人销项发票风险追踪分析

分析纳税人近2年内每个属期的销项发票申报情况,对销项发票进行下钻分析,追踪发票的流转情况,判断是否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等“洗票”行为。

4.纳税人发票抵扣风险分析

分析纳税人近2年内每个属期进销项发票抵扣情况,包括进项发票与销项发票之间的品类相关性、构成比例、金额、税率等情况,并结合对上下游客户的基本风险评估,综合判断开票业务是否存在异常。

在了解以上发票监控要点后,企业需要根据企业自身业务,梳理业务合同,规范会计核算,完善业务流、合同流、货物流、资金流、发票流。只有把这些基础税务信息及资料规范了,才能建立预防式税务风险体系。

因此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,不仅仅是应对税务风险的基础,也是税务筹划的前提。很多时候没有在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下,对税务进行规范,很难提出合法且可落地的税务筹划方案。因此很多企业税务基础规范程度之低,还谈不到拼税务筹划的时候。以房地产税务筹划来说,如果不在这些节点(签订土地出让合同、设立项目公司、发改委立项、预售许可证、竣工验收备案、交房)对业务进行提前规范,横空提出一个所谓的税务筹划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核心是梳理企业业务,但是每个企业业务不同,所以篇幅所限此处就无法对梳理业务展开讨论。在梳理业务之后,就是从涉税事项、涉税问题发现、风险识别、风险反馈对风险提前预防。

一、涉税事项、涉税问题发现

(一)控制活动:各涉税部门对于日常工作中的疑难税务政策把握、税收争议问题以及重大投资事项等涉税问题进行总结。

(二)工作标准

1.及时发现并总结涉税问题;比如目前税务机关以票控税,只有取得符合税法规定的合法有效凭据后,相关成本费用才能在税前扣除。为避免因凭据不合规产生不必要的税收损失,必须要加强凭据的税收风险控制,确保凭据的合法性有效性。首先要从源头开始控制,业务经办人员要及时取得与业务内容相符的合法有效凭据,然后财务人员要按规定加强审核管理。只有在业务流程的各环节中进行防范,才能有效管控风险。

2.能够掌握有关法律规定,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。比如以土地增值税为例,合理设置成本对象,在税法规定范围内选择有利于项目整体收益的成本分摊方法。

3.根据公司税务管理手册进行日常处理,异常事项根据流程进行记录和汇报。

(三)风险

1.未及时学习最新税收政策,导致对新政策不知道、不理解、存在误区。

2.对于税收疑难问题,以个人过往经验,过于自信地做出初步判断。

3.未按照流程管理,及时记录、总结、上报税收疑难问题。

4.税务政策把握不够准确,导致对涉税事项的判断或税务规划方案的制定有偏差。

5.对税收相关规定了解不够充分,导致纳税主体产生额外税负或引起涉税诉讼案件。

6.税务意见或方案不完全具备可实施性,导致无法落实。

7.在税务规划方案中没有考虑税务政策的新变化或考虑的不够周全,导致没有及时调整税务规划方案或未实现预期收益。

二、风险识别

(一)控制活动:各部门判断涉税事项是否属于重大税务风险事项。属于重大税务风险事项的,需提交财务部税务部审议;不属于重大税务风险事项的,由各涉税部门进行内部评估备案。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对风险进行识别,然后才是风险管理。所以此处主要是识别是否属于重大税务风险事项。

重大税务风险事项包括:

1.对本单位财务收益的影响超过税前利润的*%;

2.涉税金额达**万人民币(含)以上;

3.高声誉风险事项。

(二)工作标准

1.对财务收益影响及涉税金额的判断准确;

2.对税务风险影响程度的判断客观。

(三)风险

1.未根据企业实际,制定符合自身企业的重大税务风险指标;

2.存在对涉税事项的主观判断,没有客观量化指标。

三、风险反馈

(一)控制活动:对于属于重大税务风险的涉税事项,财务部结合涉税部门的上报材料,进行专业分析与判断,并视情况征询相关税务机关或外部税务顾问意见(必要时寻求相关机构的协助解决),向纳税主体出具反馈意见。

(二)工作标准

1.定期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及当地税务局的公开信息,或通过多种信息沟通的方式,了解新出台的税务政策,并分析新法律法规对各级企业的影响,及时采取应对措施,确保遵守相关法律的要求;

2.熟练掌握有关法律规定;

3.了解税务机关对纳税活动“合法和合理”的界定;

4.对涉税事项的分析、判断准确;

5.税务反馈意见客观、合理、可执行。

(三)风险

1.税务政策把握不够准确,导致对涉税事项的判断或税务规划方案的制定有偏差;

2.对税收相关规定了解不够充分,导致纳税主体产生额外税负或引起涉税诉讼案件;

3.税务意见或方案不完全具备可实施性,导致无法落实;

4.税务反馈机制不通畅,相关问题无法得到好的反馈。

以上只是简单阐述了在有了“预防式税务风险思维”后,如何将这种思维通过有效的措施,形成可以落地的思路和行动。具体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,梳理出可以管控的税务风险关键点,构建预防式税务风险管控行动措施。

来源:数豆职人,作者:左岸金戈


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方向,大多数人只了解财务会计职称证书,管理会计方向的证书了解甚少,可以简单看下会计证书对比

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,分为初、中、高三个等级,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符合中国国情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。

北京国家会计学院-管理会计师CNMA招生网站-证书样式
北京国家会计学院-管理会计师CNMA招生网站-证书样式

关于管理会计师,点击以下文章可以了解更多

管理会计师证书有什么用?

会计职称证书与管理会计师有何区别?

2023年管理会计师报考时间

管理会计师的职位有哪些?

咨询学服宁老师:naicnma(微信),或致电176-1175-1681